流感來勢洶洶 中醫教分風寒及風熱感冒
醫管局稱最近患上流行性感冒的人士比例大增,呼籲市民要小心。從中醫角度,有甚麼可以預防感冒?風寒型感冒與風熱型感冒的症狀有何不同? 香港健康協會註冊中醫師朱國棟指出,感冒的常見症狀包括:咽喉乾痛、咳痰不爽、身疲力乏、惡寒發熱、頸肩痠痛及胃口差等,為中醫臨床常見的外感疾病;外因是感受風性病原體所致,內因則與人體心肺系功能與營養失調有關。 本病概分為風寒、風熱、暑濕、體虛4類證型。治法着重辛溫解表、疏風清熱、清暑祛濕、益肺強心。選方用藥一併參考病者的體質強弱及症狀而加減處理。 留意夏暑季候天氣之變化,及平日冷氣應調度至清凉為好,勿「開大冷氣」,以免受寒感冒。 以下介紹的食療,主要針對風寒型感冒和風熱型感冒,可作參考: 蔥豉湯 材料: 淡豆豉3錢、鮮蔥白3條。 製法: 材料加入清水3飯碗,煎至1碗半,分2次熱服。 功效: 選用藥性偏辛温之中藥品,用以祛除人體因感受風寒所侵之一種治則。 適應症: 風寒型感冒(症狀:怕風畏寒、頭項部繃緊不舒、疲倦、鼻塞或流清稀鼻水為主。) 荊薄飲 材料: 荊芥8分、薄荷5分。 製法: 以上各物共製成粉末,每次用熱開水沖泡飲用。 功效: 選用藥性偏辛涼之中藥品,用以祛除人體因感受風熱所侵之一種治則。 適應症: 風熱型感冒(症狀:稍稍怕風、頭身感熱、疲倦、咽喉乾或痛、口渴、鼻塞或流黄涕、小便色偏黄為主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