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17的文章

流感來勢洶洶 中醫教分風寒及風熱感冒

圖片
醫管局稱最近患上流行性感冒的人士比例大增,呼籲市民要小心。從中醫角度,有甚麼可以預防感冒?風寒型感冒與風熱型感冒的症狀有何不同? 香港健康協會註冊中醫師朱國棟指出,感冒的常見症狀包括:咽喉乾痛、咳痰不爽、身疲力乏、惡寒發熱、頸肩痠痛及胃口差等,為中醫臨床常見的外感疾病;外因是感受風性病原體所致,內因則與人體心肺系功能與營養失調有關。 本病概分為風寒、風熱、暑濕、體虛4類證型。治法着重辛溫解表、疏風清熱、清暑祛濕、益肺強心。選方用藥一併參考病者的體質強弱及症狀而加減處理。 留意夏暑季候天氣之變化,及平日冷氣應調度至清凉為好,勿「開大冷氣」,以免受寒感冒。 以下介紹的食療,主要針對風寒型感冒和風熱型感冒,可作參考: 蔥豉湯 材料: 淡豆豉3錢、鮮蔥白3條。 製法: 材料加入清水3飯碗,煎至1碗半,分2次熱服。 功效: 選用藥性偏辛温之中藥品,用以祛除人體因感受風寒所侵之一種治則。 適應症: 風寒型感冒(症狀:怕風畏寒、頭項部繃緊不舒、疲倦、鼻塞或流清稀鼻水為主。) 荊薄飲 材料: 荊芥8分、薄荷5分。 製法: 以上各物共製成粉末,每次用熱開水沖泡飲用。 功效: 選用藥性偏辛涼之中藥品,用以祛除人體因感受風熱所侵之一種治則。 適應症: 風熱型感冒(症狀:稍稍怕風、頭身感熱、疲倦、咽喉乾或痛、口渴、鼻塞或流黄涕、小便色偏黄為主。)

植物奶VS牛奶 營養師:植物奶低糖無膽固醇

圖片
素食風潮席捲全球,隨着素食潮流帶來的還有「素飲」。近幾十年牛奶被揭出愈來愈多壞處,甚至有說法指飲牛奶致癌,不少人及素食者逐漸轉飲植物製成的素奶如豆奶、杏仁奶等,並在家自製植物奶。營養師及中醫師指,不同的植物奶有不同營養價值和功效,消費者選購時應留意營養標籤及成分表。 低糖無膽固醇 多不含飽和脂肪 註冊營養師陳秋惠指,與牛奶不同,植物奶完全不含膽固醇;且除椰子奶外,大部分植物奶都不含飽和脂肪,比牛奶更健康;加上植物奶多是低糖甚至無糖,有助控制體重,有乳糖不耐症人士亦可以植物奶代替牛奶。 此外,多種製作植物奶的堅果都可提供維他命B12,杏仁和榛子更含豐富維他命E,營養豐富。從人道角度看,以素奶代替牛奶更可保護動物權益,一舉多得。 飲植物奶的顧忌亦比牛奶少,可與不同的食物、飲品同食,甚至可配搭出新菜式或飲品。 坊間的植物奶愈來愈多,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指,選擇植物奶要配合體質,不同奶類有不同功效,如果仁植物奶多有補益成效,但經常飲或容易導致胃脹。 較少蛋白質鈣質 要靠其他飲食攝取 陳秋惠提醒,無添加的植物奶本身所含的蛋白質及鈣質不多,應配合蛋白質及鈣質豐富的日常飲食,以免攝取量不足,或可選有額外添加蛋白質及鈣質的植物奶。她和梁醫師亦建議選購時留意成分表和營養標籤,盡量選擇無防腐劑、食物添加劑和基因改造材料產品。 自製植物奶方面,陳推薦初學者可從杏仁奶入手,因最簡單方便,生杏仁已可用來製作植物奶。先將杏仁浸水放過夜,大約8小時後便可撈起,放入攪拌機高速攪拌,再用湯袋隔渣,便可飲用。 全文刊於 《晴報》

打機煲劇致病態性近視 醫生:有30歲患者近視3600度

圖片
近視在本港很常見,有人可能以為兒童才會近視加深,但其實不然。有眼科醫生提醒,成人過度用眼也會患「病態性近視」,有患者更深達3,600度,情況等同失明。此外,常打機、煲劇、用電腦等令眼睛過勞,也會出現「假近視」,而辦公室冷氣太「勁」導致濕度太低,也影響眼睛健康。 短暫眼花眼矇 或「假近視」 不少人認為成年後近視不會加深,就瘋狂用眼打機煲劇,其實大錯特錯。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指,近視有真、假兩類,「假近視」通常是由過勞引致,如經常打機、長期對電腦等,令睫狀肌處於緊張狀態,會出現眼花、眼矇等現象,放鬆睫狀肌可回復正常,兒童較成人更易有假近視。 至於「真近視」,又分為「生理近視」和「病態性近視」。 「生理近視」又稱「良性近視」,有發育年期和度數上限,即女性18歲後、男性21歲後,近視就不會繼續加深,度數亦不會深過600度;「病態性近視」又稱為「惡性近視」,顧名思義,情況可較生理近視更嚴重,沒有年齡和度數限制,成年後仍可不斷加深。 周解釋,眼球長度一般在23至24毫米,但可被拉長而造成近視,每拉長1毫米,度數就加深300度, 眼球拉長有機會拉薄視網膜、令黃斑點受損,或導致視網膜穿窿、脫落,及黃斑點退化、出血,亦有機會出現早期白內障,20、30歲都可能發病,病態性近視也是患青光眼高危,嚴重可致失明。 圖片來源:晴報 休息不夠眼過勞 變「病態性近視」 至於病態性近視的原因,周指部分是基因導致,部分是後天造成,例如工作、打機等令眼睛過勞,都有機會導致病態性近視。他又說,病態性近視並不罕見,約1年前醫治過病態性近視達3,600度的個案,該名男患者約30歲,喜歡打機,相信近視與基因和後天因素都有關, 他的度數太深,相當於盲了。 周伯展說,不少成年人用眼不加節制,經常打機、用電腦、長戴隱形眼鏡、休息不夠等,都有機會令視力變差。此外,部分公司燈光太亮,令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瞳孔會收縮,同樣會影響視力。 他又說,辦公室長開冷氣,濕度較低,令眼睛乾燥, 淚水對眼睛很重要,會形成淚膜,含有電解質、蛋白質等營養,亦含有抗體,可排走細菌、灰塵等。若眼珠乾燥,有機會導致發炎、角膜潰瘍,影響視力;若公司乾燥、加上長期戴隱形眼鏡,情況或更差。 若相對濕度低過50%,可嘗試使用加濕機,增加環境濕度,減少對...

抗流感特強天然食物 大蒜蕎麥蜂蜜沖飲

圖片
香港流感肆虐,公立醫院急症室於7月16日的求診數字達6,291人次,公立醫院的病床佔用率全部超過100%,個別更達130%。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表示,未知高峰期何時完結。衞生防護中心兩個月錄得超過200人死於流感。 大自然有沒有抗流感的食療?早在2009年,美國和澳洲的流感防禦研究專家,已推薦大家把蒜頭切碎了生吃來提高免疫力。建議將大蒜剁成泥後,與空氣接觸15分鐘,混合一湯匙蕎麥蜂蜜加溫水飲用,蕎麥蜜糖是極強的天然抗生素。 不過,蒜頭的臭和辣很難成為每天的食療,補救方法就是用歐洲民間「秘方」辟除臭和辣的天然無添加蒜頭水,由「食療主義」引進到香港,已經與社會互動快三年了,口碑很正面。 蕎麥蜂蜜被我引進香港的時間更長。洋蔥也有極高的提升抗體作用,把生洋蔥剁成醬,蘋果切成粒,加進一湯匙橄欖油,再加一些蕎麥蜜糖,醬油調味,當沙律吃。 椰子油可以對抗侵犯肺功能的病毒,澳洲的研究人員發現,椰子油抗流感的功效比較好,雜誌《澳大利亞人》在重要版面刊登了關於椰子油的食用功效。蜂膠是強力天然抗生素,「食療主義」引進了歐洲一系列的蜂蜜產品,它可以提升呼吸系統抵抗力,譬如安放在臥室的蜂膠噴散器等。益生菌當然每天都應該服用。 此外還建議使用「生物共振」的能量平衡療程。特別容易得病的一群,可以考慮將「生物共振」儀器租回家,更頻密地做能量平衡治療,針對性調理上呼吸系統以及其他需要調理的器官;以後每隔一個月回去「食療主義」測試一次,按照健康的進度更新電腦程序。

工作常失魂多甩漏 精神科醫生拆解ADHD徵狀

圖片
很多家庭都會趁假期出外旅遊,有位媽媽拍心口負責計劃行程,到達目的地後,才發現忘記訂酒店,丈夫和小朋友都感到不快。 這位媽媽不只一次發生「失憶」事件,她試過忘記交信用咭被罰款、忘記要為孩子手冊簽名、忘記帶孩子參加課外活動,總之生活滿有很多「甩漏」。 她一直以為種種失誤都是育兒壓力,直至自覺不能處理日常事情而求醫,被醫生確診患有ADHD。 病因:與基因有關 精神科專科連凱欣醫生指出,ADHD屬於腦部發展問題,有研究指基因可以解釋七成ADHD形成的問題,如父母一方患有ADHD,他們的子女比一般人患上ADHD的機會多6倍。 隨年齡增長,ADHD對生活的影響會減退,但約六成患者成年後仍受影響。連醫生表示,不少患者兒時上課「周身郁」,長大後也常常坐立不定,最常見的是開會期間經常離座外出去斟水或如廁。此外,他們上課時會說過不停,成年便演變為時時插嘴,愛發表自己想法。患者做事較衝動,經常有頭無尾,無法組織事情,及未能在限期前完成預期工作。 如患者本身徵狀明顯,在他們年幼時可被察覺有異,但升上小學後,患者需要有規範地學習而無法做到,才被帶到醫生求醫。 當ADHD患者成為家長 她又指出,ADHD家長在組織及處理日常生活都感到難以應付,當他們照顧孩子時亦會出現各種問題,尤其照顧同樣有ADHD的子女,往往感到束手無策。患者經常忘記特有的管教方法,衝動地將情緒發洩在子女上,嚴重影響親子關係。 更可惜的是有些父母不知道自己患有ADHD,與子女長期發生衝突,父母誤以為子女天生難教,孩子卻認為家長橫蠻無理,彼此有很深的誤會。 由此可見,及早確診ADHD很重要。 如何治療ADHD?連醫生表示,此病源於腦部發育問題,藥物可幫助減退當中徵狀,然而若不及時得到醫治,行為問題可影響學習,漸漸演變成反叛性格及社交障礙,故此只要能夠盡快治療,可在問題發生前預先做好準備及想出對策。

港攝影師雲海照奪國際大獎 香港都有世界級美景

圖片
香港經常被指是鋼鐵森林,但其實還有好多秘景。好像香港攝影師李嘉蔚,因一次在大帽山上遇到難得一見的雲海,立刻用相機記錄,這幅照片名為《這夜,照亮了一個夢》,還奪得全球攝影比賽的「人類與大自然」組別大獎。 大自然保護協會在4月地球日舉辦了一個「凝住自然」全球攝影比賽,邀請攝影師透過其網站或社交平台,提交以大自然為題的數碼攝影作品。結果吸引了世界各地攝影師提交共32,704張作品,當中有1,182張來自香港。 嘉蔚的作品是「人類與大自然」組別大獎12個優勝者之一。她表示,人類身處大自然其實很渺小, 不能夠要求大自然帶給我甚麼,只能順應自然,感受此時此刻。 她希望用自己的照片,讓外國人欣賞到香港自然景色,「只要用心發掘,香港都有世界級自然美景。」 大自然保護協會亞太區總幹事Charles Bedford表示,嘉蔚的作品「探索了人類與大自然美妙的關係,完美展現了兩者共繁榮的盼望」,這正是他們舉辦比賽的願景,希望引發大家探索大自然。 原文刊於 《晴報》 《晴報》Facebook
圖片
怎樣才算身體健康?離不開食得、瞓得、痾得。之前聽一個中醫說,一天應該可以大便兩次。以此標準,很多都市人都有輕微便秘的徵狀。不過,以次數來斷定便秘與否,又是否客觀? 中醫師李穎儀的《暢便》,很適合都市人一讀。首先,李醫師臚列出便秘的定義: 1. 排便太困難,排出費時又費力; 2. 大便量太少; 3. 糞質太堅硬乾燥,甚至如羊屎一般; 4. 大便雖不乾硬,但用足力氣仍是排出不暢; 5. 伴有一些特殊症狀,例如腹脹、腹痛、肛門墜脹、排便不爽、排便不盡感、伴有痔瘡、便血、肛門燥裂等。 李醫師並將便秘區分為實秘及虛秘,實秘又分熱秘、冷秘、氣秘。 1. 熱秘 熱秘可能源自熱病如發燒之後,又或是吃過多辛辣燥熱食物,飲酒過多,致腸胃積熱。熱秘症狀包括大便秘結、乾硬、色深而臭、腹部脹滿、口乾口臭等。李醫師建議以決明蜜對治。 決明子(互聯網照片) 決明蜜 材料(1 人分量):決明子 15克;蜂蜜適量;水 300毫升 做法: 1. 將決明子搗碎,加水煎煮10分鐘; 2. 沖入蜂蜜,攪勻後當茶飲用。 2. 冷秘 冷秘則因為感受到寒邪,或嗜食生冷食物,使陰寒凝滯腸胃。冷秘症狀包括,大便艱難、腹滿、腹痛、且痛時腹部不喜按,甚至覺得疼痛增加,或有腸鳴、怕冷、手足不溫、反胃欲嘔、口淡等。李醫師建議以肉桂蜜對治。 肉桂(iStockphoto) 蜂蜜(iStockphoto) 肉桂蜜 材料(1人分量):肉桂 3克;蜂蜜適量;熱水 250毫升 做法: 1. 肉桂研末,加熱水泡浸; 2. 沖入蜂蜜,攪勻即可飲用。 3. 氣秘 至於氣秘成因包括:經常憂愁思慮,使脾傷氣結,氣機鬱滯;或經常抑鬱惱怒,使肝鬱氣滯;又或久坐少動等。症狀包括,大便秘結、欲便不得出、或便而不爽,腹中脹滿、腸鳴、放屁多等。作者建議以柚子玫瑰蜜對治。 玫瑰花(iStockphoto) 柚子玫瑰蜜 材料(1 人分量):柚子皮 1克;玫瑰花 9克;蜂蜜適量;熱水 300毫升 做法: 1. 柚子皮切絲,與玫瑰花加入熱水中浸泡15-20分鐘; 2. 沖入蜂蜜攪勻即可。 4. 血虛秘 虛秘又分血虛及陽虛。血虛秘原因包括氣血生化不足;或病後產後,又或年老體弱。症狀包括大便乾結、排出困難、面色淡...
圖片
微波爐加熱食物既快捷又方便,可謂追求效率的都市人恩物。不過,並非樣樣食物都可放到微波爐加熱。據英國食品標準局(Food Standards Agency)的建議,以下有7種食物不宜用來「翻叮」: 1. 米飯 米飯是常見的隔夜食物,其實加熱不是問題,只是此前的儲存方式錯誤,分分鐘可引致食物中毒。未煮熟的生米本身含有可引致食物中毒的細菌孢子,煮熟後仍然生存,若之後米飯留在室溫,孢子會急速繁殖,並製造毒素,可引致嘔吐或腹瀉,即使翻熱後亦不能消除這些孢子。 2. 芹菜 芹菜含有硝酸鹽,若將之翻熱第二次,熱能可把硝酸鹽轉化成有毒物質。 3. 菠菜 菠菜與芹菜同樣含有硝酸鹽,加熱後隨時可以致癌。 4. 蘑菇 煮熟後的蘑菇宜立即食用,且翻熱後當中的蛋白質會變質,可引致肚痛。 5. 馬鈴薯 薯仔煮熟後留在室溫放涼,又不放入雪櫃的話,這種環境可令肉毒桿菌繁殖,翻熱後更會令這種細菌進一步滋生。 6. 雞肉 將雪藏後的冰冷雞肉第二次加熱,其蛋白質成分會出現變化,可引起消化問題。 7. 紅菜頭 含有豐富的硝酸鹽,翻熱後可引致肚痛。 翻叮食物還有兩個注意事項,就是需確保食物完全加熱,亦不要將食物翻熱超過一次。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,英國每年約有100萬人食物中毒,其中一半是因為是吃了夏季烤肉及聖誕節後的剩菜,食物中的彎曲桿菌是主要兇手。目前英國超市販賣的雞肉中,65%的雞肉都含有彎曲桿菌,彎曲桿菌在廚房工作檯可以存活數個小時,因此很容易擴散到其它地方。 英國專家Michael Mosley指出,若要避免食物中毒,若是有吃剩的飯菜,或者預備的飯盒,他建議將其覆蓋後,於4小時內待溫度降至室溫,再立即放進雪櫃中,否則熱食放進雪櫃後易造成細菌在雪櫃內滋長,污染其他食物。他也提醒,加熱剩菜溫度須超過攝氏60度,完全均勻受熱,避免細菌滋生。 他提醒,在加熱剩菜時,最好避免使用「食物可能受熱不平均」的微波爐。 英國食品標準局提醒民眾,含有肉類、牛奶、奶油、海鮮、米飯及意大利粉的剩菜,在加熱時應特別注意,否則易有食物中毒風險。

陳美齡出自傳談人生 中學時代突破自卑改變人生

圖片
陳美齡(Agnes Chan)於去年書展在香港出版第一本書《50個教育法,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》大學,今年4月出版的《40個教育提案:把快樂帶回給香港學生》又因傳獲當時仍為候選特首的林鄭月娥之邀,為教育局長人選之一而大熱。 本年書展,陳美齡不談教育,卻大談人生啟示,撰寫她的第一本以中文書寫的著作《人生的38個啟示——陳美齡自傳》,細訴如過山車般的人生路。 本書還在最後的校對階段,會趕在書展開幕日7月19日公開發售。陳美齡指本書所指的「啟示」是: 不是我給人的啟示,而是別人啟示了我的啟示。 陳美齡解釋,雖然在別人眼中,她的人生至今一帆風順,但其實經歷過許多挫折和悲慘的事,也有過迷惘的時候,但幸得許多貴人幫忙,給了她很多啟示,有時則是上天幫她,給了她啟示,才可大步躐過,活至今天,故希望可以將這些啟示與人分享。 捨己為人,是幸福的捷徑 不怕跟大家說,今年8月20日,我就62歲了。我已經過了許多經歷,如父母離世、身患疾病、朋友對不起我、事業上迷惘或失敗,這些年輕的朋友將來也可能會經歷。如果能在我的書中,得到鼓勵,或激勵他人繼續奮鬥,我覺得這書就值了。 讓陳美齡在38個啟示當中,選一個先與讀者分享,她選了這個:「捨己為人,是幸福的捷徑。」這句飽含智慧的短句,究竟隱藏了陳美齡甚麼人生領悟呢?原來14歲已出道唱歌的陳美齡,被發掘加入樂壇的源起,並不是因為自己想出名而唱歌。 我中學時是一個自卑、自我肯定能力低、害羞的人,因為我的兩位姐姐都很優秀,大姐很靚,二姐很叻,那時我常被批評不似姐姐,故此感到自卑,可開始參與教會的義工服務後,忘記了關於自己的羞恥,在過程中遇到一些看不見、行不到的小朋友,幫助對方,令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轉變。

抗癌明星菜西蘭花 隔水蒸熟5分鐘抗癌效果最佳

圖片
營養專家說西蘭花(西藍花)的最佳吃法,是隔水蒸熟吃,通常待水滾後,放入鍋內隔水蒸五分鐘已經可以。這樣蒸出來的西蘭花,可以保留最多的營養物質,抗癌效果也是最好的(特別是預防胃癌和肺癌)。 西蘭花是由眾多花簇組成的,要把它們逐個分開,不宜用刀切,因為很易把連在一起的花簇切碎,散落一地一枱,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用手掰。一手抓住整棵菜的根部,然後另一手掰下一小朵一小朵完整的西蘭花。清洗的方法是用淡海鹽水浸泡十五分鐘,之後用水沖洗瀝乾。西蘭花不可過度烹煮,會泛黃,且有強烈的硫黃味,影響食慾的同時,更會令菜本身的營養流失。 西蘭花素來被視為抗癌明星菜,因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糖和胡蘿蔔素,其營養成分遠遠超過其他同類蔬菜,而價錢當然也比一般的蔬菜要貴。許多食肆都會把西蘭花和菌類一起煮,認為不僅口感佳,而且菇也是抗癌食物,二者配合就有如虎添翼之效了。

食苦瓜減肥?吃苦容易傷脾胃

圖片
朋友說,她正在減肥。我問用甚麼方法?她答道:「吃苦。」我摸不着頭腦。她再說:「吃苦的食物能減肥呀!目前正流行呀!」於是,差不多餐餐有苦瓜,平日喝的苦瓜乾泡菜。一個月過去了,並不見她因此瘦了,反而似乎增了磅。 後來,才知道吃苦並不能減肥,因為這些苦食物容易吃傷脾胃。脾胃傷了,水濕運化不出去,只能積聚於體內,結果形成肥肉。女士尤其在行經期間,請不要吃苦,主要是苦味食物多屬寒涼,在此期間食用,可能會令經脈凝澀、血行受阻,容易引致經痛,甚至閉經。 老年人和孩子也不要讓他們隨便「吃苦」,因為這個年齡層的人,脾胃本來就虛弱,吃進的東西不易消化,如果再吃苦味食物,即等於自找麻煩,令脾胃受罪,消化能力愈來愈差。那些平時吃一點冷凍食品就鬧肚子的、大便不成形的、常常手腳冰涼的人,也不宜吃苦食品,如苦瓜、苜蓿、苔菜等。 世事無絕對,苦瓜當然有它的優點,《滇南本草》說:「苦瓜入心、脾、胃三經」,又「瀉六經實火,清暑、益氣、止渴」;懂適可而止,方是養生上策。

少吃多餐VS一日三餐 間歇性斷食減少身體堆積廢物

圖片
「少吃多餐」被廣泛認為是健康的飲食方法,大家都覺得這樣可以保持血糖水平穩定。 可是,原來這個建議最初只是針對那些控制血糖能力有問題的人,現時却成為對一般大眾的建議。 事實上,血糖水平正常的人,如果選錯食物而又少吃多餐時,會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。 點心、下午茶和宵夜時,選擇麵包、蛋糕和曲奇等升糖指數高的加工食品時,會令血糖水平長期處於高位,使身體漸漸產生胰島素抵抗,繼而引發糖尿病。 每天長時間都在吃東西,亦會令身體不斷需要處理食物,削減了進行其他生理作用的資源。 我們的身體利用酶來催化各種生理作用活動,各種酶都來自源酶(Source enzyme),源酶能變成消化食物的消化酶或全身酶,全身酶也是身體的清潔工人,負責消除各種不正常病原體和蛋白質。 整天長時間都在吃,令身體不可以全力自我潔淨,久而久之,各種引起炎症病毒的廢物便堆積起來。 早上八時開始吃早餐,午間吃一餐,晚上八時前完成晚餐,已經是基本的間歇性斷食,不用特別捱餓,卻能讓消化系統休息,清潔一下身體細胞,何樂而不為?

愛爭辯的高IQ 兒童 資優人士有幾罕有?

圖片
不少家長為讓子女考入心儀學校、面試有好表現出盡法寶。有言語治療師指,過去半年有1成個案為報學校而做評估,曾有家長讓小孩在4個月内接受3次檢測,盼獲「好報告」以證其6歲兒子的語言能力。 教育界指出,面試並非要求學生口齒伶俐,且以遊戲觀察其基本能力,不會接納有關報告,反會延後面試,提醒若無語言障礙,毋須進行評估。 顧問言語治療師秦蓁指,過去孩子多在醫生及老師轉介下前來求診,但去年12月至今,為「撲學校」而做評估的有近180宗,佔整體求診10%,主要為2至6歲升讀幼稚園及小一的學童。曾有家長為6歲兒子,特意在家中練習評估內容後,在4個月內進行3次評估,盼取得好成績。 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頭腦靈活天資過人,亦想孩子成為資優兒童,但家長怎樣確定孩子是資優?就此等問題,TOPick 請教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臨床心理學家陳美筠。 根據教育局的指引,資優不局限於智力的評核。資優兒童是指在以下一方面或多方面有突出成就或潛能的兒童: 1. 智力經測定屬高水平; 2. 對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; 3. 有獨創性思考,能夠提出創新的意見; 4. 在繪畫、戲劇、舞蹈、音樂等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特具天分; 5. 有領導同輩的天賦才能,在推動他人完成目標方面有極高能力; 6. 在競技、機械技能或體能的協調方面有突出天分。 2.2%人口智商超過130 陳美筠表示,在上述6方面中,只得智力這一方面具有科學化、客觀及世界性的評估測試。心理學家透過一些題目的設計及數據收集,測試人的反應和思考能力,設計出具有信度及效度的智力測驗。 有關題目會根據不同的地域、文化背景而有所調整,其中最常用的智力評估工具為韋氏智能測驗。結果除顯示整體的智力水平外,還會包括言語理解、知覺推理、工作記憶、處理速度共4個範疇,而智力測試的結果是以統計學的常模分布去顯示: 70分以下:低弱智能 2.2% 70-79分:有限智能  6.7% 80-89分:中下智能 16.1% 90-109分:中等智能 50% 110-119分:中上智能 16.1% 120-129分:優異智能 6.7% 130分或以上:特優智能 2.2% 資優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 智力測試需要接受評估而得知,資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,往往會出現有別於一般的行為表現。陳美筠接觸過不少...